說到《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這本書,我並不陌生。因為老早以前就聽暢哥提過這本書,所以當時也就找了原文書來看。感謝遠流出版引進這本好書,不但讓我有機會能夠再度重溫本書的精華,也讓我得以釐清「開一間一人公司」的創業思維與實踐路線。
對於有志創業或朝自由工作者方向發展的朋友們來說,這誠然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但對我而言,非但對這個主題一點兒都不陌生,甚至還會覺得有些親近。這是因為早在多年前我還在《數位時代》雜誌擔任主編的時候,就曾經處理過「一人.com」的題目。現在回想起來,「一人.com」和《一人公司》的概念和脈絡如出一轍,還真的有八十七分像!
這些在數位時代下的一人工作者,透過像是App Store或Kindle等網路新平臺,找到新的創業機會;或是善用各種數位工具,與消費者、潛在顧客溝通,讓自己的專業更快被人看見;又或是將這些工具整合至原有的工作流程中,發展出獨特的生意模式,我們將這種新的創業選擇稱之為「一人.com」。
只是有些事情的發展讓人始料未及,當年我還只是在媒體任職的一個主編,如今的我,卻是摸著石頭過河。這箇中滋味,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今日午後,雖然下了一場滂沱大雨,但並沒有澆熄大家對於「開一間一人公司」的研究興致,所以很快地就看到人潮聚集在新光三越A9的法雅客。我第一次來參加「工作生活家講座」,沒想到就發現會場上可說是座無虛席,只差沒看到疊羅漢的盛況了!嗯,我的運氣還真好⋯⋯
當然,今日活動之所以爆滿,除了這個話題正夯的緣故之外,我想也要歸功於今日主講者于為暢的個人風采吧!
暢哥一開始就提到時代的變遷,如果有什麼夢想就要趕快去追尋,不要等到退休之後才去圓夢,否則體力無法負擔的話,一切都是枉然。我也很認同這樣的想法,所以最近要趕快調整一下生活步調。
暢哥建議大家不妨「以終為始」,可以先想想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他提出自己的版本:錢多事少離家近,自由長壽受尊敬。常常旅行,多陪小孩和家人。更重要的是,行有餘力時幫助別人。
看到這張圖,我也相當認同。發展個人品牌,其實未必是要彰顯自我,更是要能夠幫助別人。
這讓我想起昨天在臉書上看到我的前同事,也是《遠見雜誌》主編謝明彧的貼文,他提到六月號雜誌中所披露的成大弱勢學生葉沛嫻努力扛起家裡與學業的故事,其實有個好的後續。那就是團購霸主486先生認捐葉沛嫻未來的學費,透過居中聯繫,486先生也去拜訪了葉同學。而因為這篇文章,則帶出更大的善心,有網友在486先生尋找葉沛嫻的臉書發文底下,告知教育部有一個專為弱勢學生募捐的「學校教育儲蓄戶」,在確認真的屬實後,486先生更請助理整理其中關於醫療費案件,一口氣認捐了總共302萬,幫助這些弱勢學童。
言歸正傳,所謂的「一人公司」其實是一種新穎的經營方法,專注於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大,維持小規模進而帶來自由,讓你可以去追求生活中更有意義的樂事。
書上提到,美國有三分之ㄧ以上的人口是自由工作者,而臺灣也可能跟隨這股趨勢。所以,暢哥也鼓勵大家盤點自己的資源和強項,設法找出優勢。如果真的沒有優勢,不妨從教比自己程度更差的朋友開始。一如作者保羅.賈維斯在本書第九章所提及的,想要發展「一人公司」的朋友,真的可以教你所知道的每件事!
暢哥提到,打造個人品牌需要有信任感,而最能夠帶給人信任感的多半是專家。話說回來,如果你想成為大家心目中公認的專家,那麼捷徑就是出書。
這一點我也很有感觸,不只是因為我曾出版過文案寫作、電腦教學和小說等主題的書籍,更因為我深深感受出書帶來的若干好處——不只是版稅、稿費,而是透過實體書籍幫我突破了同溫層,也讓自己拓展了人生與事業的觸角。
提起經營「一人公司」的辛酸,很多人可能會遇到如同這張圖表所列出的瓶頸,不管身處哪一個階段,都要思考突圍之道。暢哥建議大家要打造自己的銷售漏斗,進而尋求專業變現。
一人公司,你就是那條龍!
暢哥幫大家整理了個人品牌的收入列表,建議大家可以多方嘗試。盡量不要只侷限在左上角「賣專業」那個方格,而要走出舒適圈,勇敢地發掘自己的優勢。
他還鼓勵大家要挑戰年收千萬,甚至幫大家畫好了商業藍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圖索驥!
乍看之下,今天的講座談了很多跟財務自由有關的話題,但暢哥也提醒大家要去思考,我們該如何衡量成功?是單純只看你的事業年收入多少?還是你改善了多少人的生活?抑或是你給世人留下了哪些具體的影響?
參加今日的講座之際,作者的這段話不斷地在我腦海裡迴盪。這番話不但令人動容,同時也驅策了我,得以勇敢地朝「一人公司」的方向發展:
世界上有更容易的方式可以賺錢或成名。你為什麼想為自己工作?當事情變得比你想像的更艱難、或需要的時間比你預期的更長時,能讓你繼續前進的動力是什麼?當你陷入經營公司要面對的日常瑣事時,是什麼讓你的付出有代價呢?
對我自己來說,正好我喜歡選擇。我喜歡可以藉由拒絕一項專案、一位客戶或我認為不適合我的客戶,選擇賺少一點錢。我喜歡可以選擇拔掉插頭三個月,和我的妻子一起穿越美國沙漠,來一趟公路旅行露營。我喜歡可以選擇我接下來要從事什麼工作,而不是只能接受交到我手上的工作。我喜歡可以在星期六工作 (如果我想的話),然後星期三去健行。擁有選擇的自由是我的北極星。是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走到今天的狀態,一開始我也必須接受不能像現在一樣擁有這麼多的自由。畢竟,有各種帳單需要支付,有時最好的客戶可能不是最合適的,但他是當下在你面前並且願意這個月付你薪水的人。不過,即使在艱困的時期,我的目標──選擇的自由──就是推動我前進的動力。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5下拍手,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