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誌》創辦人李取中:紙媒應呈現厚實的「重量感」,而非僅提供豐富的資訊

李取中(右)的座位滿是書報雜誌,很難想像是資深網路人。左為本次同訪的臺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陳啟亮(圖片來源:鄧文華)

本文轉載自MIX 2018創新設計年會,作者是鄧文華。感謝授權「內容駭客」網站轉載,特此申謝。

【我們為什麼轉載這篇文章】風光十餘年的壹周刊在2018年4月退出雜誌市場,只保留網路媒體,是否代表紙本媒體從此無力回天?《大誌》創辦人李取中卻逆向操作,連續創辦《大誌》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兩份紙本刊物。我們從李取中身上,學到內容在紙本上所要呈現的「重量感」,並了解不同媒介對目標對象所代表的意義,進一步思考為自己不同類型內容創作加分的可能。


古早時代有句話流傳至今:「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

現在有個人叫李取中,沒人害他,卻自己跑去英國談《大誌》雜誌授權,開辦社會企業型雜誌還不夠,竟又弄出一份《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報紙。這回因為籌辦MIX 2018活動,終於見到在網路時代「竟敢」連開兩份紙本媒體的創辦人,而且得知:

  • 原來,他出身平凡,不是田僑仔。
  • 原來,他是念物理的,不是文史哲。
  • 原來,他曾是臺灣第一代網摘師,還創辦過樂多日誌,是資深網路人。

奇妙的是,才在3月13日採訪完李取中,3月15日就蹦出新聞說經營 17 年的臺灣《壹週刊》將在4月4日停刊紙本轉型網媒。那種感覺像民初作家錢鍾書在小說《圍城》所寫:「婚姻是一座圍城,沒有結婚的人,拚命想擠進去,結了婚的人卻拚命想向外爬。」如果你把婚姻換成紙媒,好像也說得通。

錢鍾書描寫這景象,換成拍電影的話,攝影機大概不架在任何一邊,而是用旁觀角度看著這邊的人想進去,那邊的人想出來。李取中辦這兩份紙媒也是同樣情形,相較於紙張或網路,他更在意觀點和角度,而這話得從1968年說起,卻是跟電影有關。

跳脫體制面,探索更多可能

李取中說,1968 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影響賈柏斯極大的《全球型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創刊,另一個是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電影經典《2001太空漫遊》上映,兩者都採用從外太空看地球的畫面作為主視覺,內容也和常見的雜誌和電影不同,這正是《大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與其他媒體最大區隔。

左:全球型錄第一期封面(圖片來源:Whole Earth Catalog官網);右:《2001 太空漫遊》電影海報(圖片來源:IMDB


「什麼是重要的新聞?每個人對事物的觀察跟重點,本來就不一樣。」李取中闡述道。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國家機器的政治、經濟、教育等「體制」的價值觀影響,許多事物、觀念都圍繞著體制面打轉,以傳統媒體來說,是由體制面出發,向外去蒐集內容,可是實際上還有別的可能性。《大誌》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就是像從外太空看地球那樣,抽離出來看比較完整的全貌,比方重新檢視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與別人的關係、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國家的關係。「先回到人原本的狀態,再去思考需要什麼體制。」

李取中也認為,在這個時代辦紙媒,看事情「要往更深、更本質的東西去挖掘。」他舉日本為例,日本幾乎每個月都有國定假日,可以一一對應到前面所說與自己(例:1月8日成年節)、與他人(例:11月23日勤勞感謝節)、與大自然(例:8月11日 山之日)、與國家(例:2月11日 建國紀念日)四種關係。相形之下,臺灣節日的體制面成分依然太重。


日本國定假日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節日由來談到設計工作,再繞回到體制,李取中提到,有些設計只是因為感官或視覺需求而做,並沒有回應到為什麼要使用這些東西。如果仔細想想,很多東西都該捨棄 。「賈柏斯說過,『你身邊被你稱爲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那些並不比你聰明的人所造就的。』你必須意識到這點,不要陷入到那些奇怪的東西裡面,而且覺得很自然。那大部分都是講求效率、權宜,或是便宜的作法而已。」

除此之外,李取中對媒體的想法還有:
  • 做媒體的一直以來,都在用過分簡化的處理方式,對思考沒有幫助。
  • 一些名稱被使用久了,會潛藏著價值判斷或意識形態,有些年輕世代知道這個名稱後,會把它背後的價值體系一併吸收進去,以為是自己的。所以或許做媒體的人,要一直不斷地去提醒年輕世代,要能夠去自己思考這些事情。
  • 把活潑當年輕,譁眾當創意,是很俗爛的處理方式,是很表面的。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從設計到內容,都有深度思考特質(圖片來源: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粉絲團

紙媒新兵,原來是資深網路人

綜合以上這些論點,讓人很難不把李取中和文史哲領域畫上等號,但事實上,他是念物理出身的。雖然從小就喜歡東看西看,漫畫、雜誌、文學和科學都有接觸,不過當時周圍環境的期待,成績好的男生就是去念自然組,不會去想別的。「大部分的人是跟著時代氛圍、跟著體制面向去做選擇,很多不是自己做的選擇。即使是自己做的選擇,也往往是體制框架內的選擇。」李取中說。

那麼,接連辦了兩份紙媒,大家可能認為李取中應該編過校刊吧?嗶嗶~又答錯!由於學校非常升學導向,沒有校刊這種東西。李取中回應道:「我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一個閉鎖的環境裡成長的,哈。」

不知該說老天爺開玩笑還是特別有安排。退伍之後,李取中從臺南老家到臺北找工作,先去青輔會上電腦課,學習了OfficeAuthorwarePhotoshop等軟體。1997年中結業後,上網找工作,第一頁就有職缺,他打電話去問有沒有面試機會,對方立刻回說當天下午帶作品集來面試。才談完,就問被何時可上班,他回應隔天就可以,然後第二天就到精誠資訊報到。

當時精誠資訊代理一些資料庫軟體,還有市佔率超過 8 成的「Netscape」(網景)瀏覽器。李取中回想,當年因為一開啟Netscape,需要有個中文首頁,因此到職一個月後,公司推出奇摩(Kimo)作為入口網站,讓他意外變成創始員工之一。

草創的奇摩站,和後來看到被Yahoo併購後的光景截然不同。奇摩底下有新奇、摩登、新聞、網站目錄、搜尋等幾個頻道,每個頻道編制僅一個人,李取中被分配到負責新聞頻道,每天上各個媒體網站挑新聞。挑選沒有特別標準,純粹是他個人感興趣的。他戲稱自己是臺灣第一代的網摘師。而當時主流思維是要做入口網站,奇摩沒把自己當媒體,新聞頻道佔比很小;與如今小編身負導流量第一線重責大任,又是不可同日而語。


挑選奇摩首頁三條主新聞,就是以前取中的主要工作(圖片來源:WayBackMachine

離開奇摩之後,李取中轉到和信超媒體,做寬頻入口網站的服務規劃;接著機緣巧合創辦樂多,開過拍賣、開店、部落格、新文創等平臺。其中,關注文化、藝術的樂多新文創獲得2009年網路金手指年度大獎。然而他坦言,從事網路工作這麼多年下來,服務、流量與資金、收入時常不對等,因此在樂多新文創推出後,就有出版界朋友來問他要不要做雜誌。

網路時代,紙媒的「物理性」加倍重要

李取中早已思索此事,但不是想把樂多新文創紙本化,而是在《2535》雜誌讀到對英國《Big Issue》報導,認為雜誌可以透過社會企業的模式發行很有意思,便主動去詢問授權的可能性。2009年11月,李取中親自拜訪英國Big Issue總部,創辦人John Bird送他一本自傳,上面寫著「Go ahead, the Big Issue Taiwan.」5 個月後,臺灣版《大誌》於2010年4月1日出刊。

故意在網路時代的愚人節,出版給街友賣的紙本雜誌,你得佩服李取中獨到的幽默感。

產品問市一年半之後,《大誌》平均實銷1萬5千本,達成損益兩平,財務全為社會企業自營,沒有收過政府補助。2016年,《大誌》每月平均實銷衝到3萬本以上。以一本100元、街頭販售員賣了可以得到一半的收入、議題不聳動又沒有連鎖通路的情況下,對比傳統雜誌收的收、轉的轉,做網路的懂不懂做紙媒,成績不用多說。「媒體還是有很多挑戰的空間,實體愈被忽略,挑戰就愈大,特別是報紙。」2013年李取中起心動念想做報紙,2017年6月20日,《The Affairs 週刊編集》誕生。


大誌以陳綺貞(左)、田馥甄(右)為封面的期數,銷售皆逾 4 萬本(圖片來源:大誌官網

世間有許多事情,有時從彼岸看回此岸更清楚。當許多人認為紙媒沒搞頭紛紛逃離,李取中卻是低著頭、背著手,才要慢慢走進去。他分析,以1995年為分界,之前紙媒或許只要提供豐富的資訊即能存活,之後網路開始普及,透過網路就找得到的內容,資訊的價值大幅降低。

因此紙本的「物理性」變得非常重要,包括觸感、重量、編排、視覺和文案等,到前面提的觀念、想法,都要讓讀者紮實地感受到,甚至「排版形式上也必須呈現重量感。」李取中想了一下,回說:「或許是因為待在網路太久了,更能感受跟紙媒的差異。」

李取中這話可能只說對一半。環顧他的辦公室,從桌面到書櫃到地上,滿滿的書報雜誌。如果沒講,任誰都會以為他是資深出版人。搞不好哪天,他又搭上太空船從紙媒星球看網媒星球,再飛去弄個跌破大家眼鏡的網媒,也很難說。

立刻報名

★ 立即報名參加:MIX 2018創新設計年會

秦振家 Fabius Chin

現任:「內容駭客」網站共同創辦人 經歷:在行銷公關領域,秦振家曾任:賽門鐵克(Symantec)資深公關專員、組合國際電腦(Computer Associates)公關經理、LiveABC行銷協理和汎宇電商行銷協理等。在媒體領域,曾任:PCWeek資訊新聞周刊新聞召集人、PC Computing電腦應用月刊主編,以及資策會《創新發現誌》議題總監等職務。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