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忙碌,除了下午參與林郁棠老師所開設的「破解E-mail行銷的秘密」課程,晚上又來參加由生鮮時書所舉辦的【知識人航空俱樂部 EP.1】聚會活動。
這是一個專門為知識產業開設的聚會,每月一次,邀你開啟知識經濟的飛航模式。
近年來,很多人喊我Vista老師。其實,無論是擔任產品經理、製作人、記者、主編、產品總監或老師,我好像都安之如飴。廣義來說,或許我也算是知識產業的從業人員吧?更何況當初我自己的碩士論文,還是寫跟知識付費有關的主題。所以,一聽到劉俊佑(鮪魚)提起要舉辦知識產業的聚會,我就立刻揪團報名了!
由於之前我才剛拜訪過生鮮時書,也跟鮪魚就相關的議題進行交流,所以對他計畫在【知識人航空俱樂部 EP.1】活動所分享的主題,算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其中,像是知識付費矩陣的部分,就相當有意思,也值得細細思考!
言歸正傳,讓我來談談Hahow是如何從「會做」到「會教」。她們是怎麼辦到的?
雖然我去年就已經在好學校(Hahow)平臺開課,但卻和昨晚上臺分享的Content部門主管原詩涵(涵涵)並不算十分地熟稔。不過,由於先前已經有過合作開發線上課程的經驗,也領略了Hahow內容製作團隊同仁們的磨課功力,所以對於她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也感到興致盎然。
創立於2015年1月的Hahow,係以才藝交換起家的線上學習平臺,也是亞洲領先的跨領域募資學習網站。短短的四年過去了,如今Hahow已經是臺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募資學習平臺。而且,也聽涵涵提起Hahow計畫跨出臺灣,正積極佈局東南亞以及其他的華人教育市場。
根據涵涵的說法,當初該公司只有一位同仁負責所有內容相關的事務,如今四年過去了,內容部門也迅速成長、茁壯,並發展為下轄內容開發、內容專案企劃、內容影音與內容品管等四個單位的巨大組織。
我猜想,大家最好奇的內容團隊應該是其中的內容品管部門吧?如果我們以對岸知名的「得到」App團隊來看,內容品管的範疇應該就是對標所謂的「品控」了。
今年5月26日,在「得到」App所主辦的「得到三週年開放日」活動上,得到App總編室負責人宣明棟以「得到品控的秘訣是什麼?」為題發表了一場精彩的分享。
宣明棟指出,品控就是對於產品的品質控制。這是一種用來保證產品達到質量的制度安排,而「得到」引以為傲的品控,其實也就是產品化的執行——我們用品質思考,用產品化說話。用品質樹旗,也用產品化走路。
為用戶提供單位時間價值最大化的學習解決方案,以回應當前時間高度碎片化、跨界學習成為必須、終身學習缺乏解決方案的挑戰。
相信不少朋友看過「得到」的品控手冊,您可能會對箇中所提到的各種細節感到佩服。同樣地,我也對Hahow的內容品管流程感到好奇,很想多了解和學習一些秘辛、訣竅。
在【知識人航空俱樂部 EP.1】的活動現場,看到許多老朋友。聽到了涵涵的分享,我才恍然大悟,原來Hahow內容製作團隊對於內容品管的認知,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她們不僅檢視這堂線上課程,是否能夠發揮既定的成效?同時,也會針對課程品質來進行把關。
——儘管無論就課程數量、事業規模或會員人數來說,「得到」和Hahow未必屬於同個量級,也不見得能夠相提並論。但基於過去的合作經驗,讓我感受到Hahow同仁的用心,以及那股急起直追的企圖心。就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是值得大家給予肯定和鼓勵的!
Hahow是如何從「會做」到「會教」?或許,關鍵就在於她們所從事的「內容轉譯」。
涵涵提到,她們在「內容轉譯」上頭投注不少的心力和資源,從課程定位開始,逐步協助講師打磨出一個好課程。Hahow內容製作團隊具體做了哪些事情,大致可以從上面這張投影片看出一些端倪。但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她們如何具體協助老師開發符合需求的課程,也就是下面一張投影片所談到的「主導製作」和「客製化輔助」。
「主導製作」和「客製化輔助」的差別,直接反映在授課講師對於打造線上課程的熟稔程度。如果講師需要的協助愈多,Hahow內容製作團隊就會涉入愈深。此外,她們也會透過學習地圖和學習路徑的建立,搭配課前測評與喜好分析,來掌握目標受眾的偏好與消費市場的反應。
聽完涵涵的分享,除了讓我理解Hahow內容製作團隊的運作邏輯,也更加認識這群可愛的年輕朋友!會後我也和涵涵聊起,希望很快可以啟動我在Hahow的下一個課程。
嗯,最後就以鮪魚的這張投影片做為結尾吧!身為知識產業的從業人員,我很慶幸可以身處這個既競爭卻又有趣的年代裡。當然,除了要謙虛地面對浩瀚無垠的各種學問,並且做好自己的本分之外,我更要隨時問自己這個問題⋯⋯
人們願意為了什麼樣的知識付費?
哦,對了!如果您有意願聽我分享知識付費、內容行銷或讀書心得等情報,也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唷!謝謝。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5下拍手,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