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DEA大獎評審李盛弘大方揭露獨門設計心法:心裡關心的東西,要遠超過眼睛看到的

李盛弘是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審團一員,也是其中唯一的亞洲人(畫面最左邊穿淺色衣服者。圖片來源:iDSA官網

本文轉載自MIX 2018創新設計年會,作者是鄧文華。感謝授權「內容駭客」網站轉載,特此申謝。

【我們為什麼轉載這篇文章】設計的目的,不是只有讓產品或空間「好看美觀」而已。身為內容的創作者,我們也必須多思考,自己對內容的策畫,是否和設計大師李盛弘所提的一樣──「作者心裡關心的東西,要遠超過讀者眼睛看到的」。

在全球設計界大名鼎鼎的李盛弘,他的個人資料並不難找。在網上搜尋這個名字,會得到一大串和設計獎有關的資訊,包括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美國Core77設計獎、德國紅點(Red Dot Design Award)金獎(Best of the Best)、星火國際設計獎(Spark Design Award)、歐洲產品設計大獎(European Product Design Award)金獎、德國iF獎戴森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等眾多獎項。由於在學生時代於成功大學雙修工業設計和電機工程,因此有文章直接以「學霸」稱呼李盛弘。原以為學霸揮灑才情渾然天成,待筆者訪談時才發現,得獎只是他和自己賽跑的一小部分而已。

李盛弘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寓言故事。有人把一條鯊魚和一群小魚放進同一個池子,中間用強化玻璃板隔開。鯊魚起初會想衝過去吃小魚,結果撞到玻璃吃不到,久了以後就放棄了。實驗者之後把玻璃板偷偷拿出來,已被制約的鯊魚還是不會游過去。李盛弘說:「我很怕自己變成那條鯊魚,寧願一直失敗,fail forward。在失敗中前進,也比遺憾有價值。

相對於他的得獎成績單,造就李盛弘才華的,並非興之所至的大筆一揮,而是危機感和紀律。

用參賽督促自己,設計師不能停下來

李盛弘從小就展露出藝術天份。在幼稚園時,就能用玩具黏土捏出直升機和天鵝造型的煙灰缸,接著一路學了10年素描、水彩和油畫。後來他沒選擇美術,想報考建築,卻因國文分數不到,因緣際會進了工業設計系。

有藝術天份,沒念成建築改念工設,還在理解範圍內,但怎麼又跑去修電機工程?

李盛弘是這樣想的:如果設計師只能做產品外觀,而進入產品裡面的結構,通常則要靠工程師,那麼為什麼不能靠自己一條龍掌握到底?於是,他一邊花了7年念完兩個學系,一邊將跨領域知識運用到作品裡,因而接連拿下iF、Red dot、IDEA與Core77等國際獎項。筆者沒有一一詢問各項作品的創作理念,倒是好奇李盛弘不停參加比賽的動機。

他答得相當乾脆:「得獎是督促自我的工具。」

李盛弘認為,設計師的生命在於「作品集」。因此他設下目標,每年至少要創造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並透過報名參賽。一來有個明確截止日期迫使自己必須在期限前完成;二來面對不同的獎項,會嘗試更多設計方式;三來如果得獎,恰好也經營個人品牌,為個人、為團隊也為學校做最好的宣傳。「You have to show, not just to tell.」說得一嘴好菜,不如動手做出來。

跨界挑戰自我的特質,到了當兵和出社會之後,李盛弘仍舊一以貫之。當替代役分發時,選擇到監獄擔任獄警,為的是體驗不同的人生;出社會以後,加入國際知名設計諮詢公司,並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擔任兼任副教授。

從大學到出社會,李盛弘常常同時保持兩種身份,操勞程度可想而知,他說雖然睡眠時間相對少一點,卻沒有軋不過來的感覺,主因就在有興趣、有熱情,會在生活與工作裡找靈感,兩者交互運用彼此滋養,「如果對這件事真的有passion,你會不斷去想它,連吃飯、睡覺都會自然的思考,不知覺地發現時間飛逝。

把自己看成世界公民,重點在可以提供什麼「觀點」

李盛弘具有天份,同時也有紀律、夠努力。在出社會工作以後,還是不忘督促自己,學生時期因為來自旅行墾丁的觀察,他與團隊提出以自然紅樹林結合人工消波塊的「TetraPOT」設計案,實現了永續生態的海岸保護概念,一舉摘下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環境類金獎、紅點設計環境類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歐洲產品設計金獎(European Product Design Award),打進戴森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全球前 20 名,並獲 2017 年杜拜設計師週專程邀約分享。其得獎能力依然驚人,而他關注方向,則從消費性產品設計,轉向更能發揮社會影響力的設計。

由於在設計上表現傑出,2017年起,李盛弘受邀加入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簡稱IDSA)的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審團,成為團裡唯一的亞洲人。關於自己的出身,他更在意以帶著東方文化根基的世界公民身份,能提供什麼獨到觀點?

說到觀點,從被動接受品評的game player到擁有制定規則權力的game changer,再加上與來自Nike、Google以及Frog等設計總監們,以及許多知名設計院校院長、教授們共事、切磋,他受到頗大震撼,視角因而大大不同,並顯得多元。

以汽車設計為例,看的並不只是外型是否美觀,還需要從產業鏈、生態系統切入,探討這個設計放在整個市場甚至歷史框架裡「對不對、適不適合」。連續5天的評審過程,李盛弘每天都從早上8點跟世界級高手辯論到晚上8點,讓他重新看待很多事情。李盛弘的感想是:「作為設計師,你心裡關心的東西,要遠超過眼睛看到的。」

這回李盛弘在MIX 2018當中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去年剛啟動為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Innovation Space)的服務體驗設計案例,思維廣度也是「遠超過眼睛看到的」。


從「3E」思考上海圖書館的創·新空間怎麼重新設計(圖片來源:Sheng-Hung Lee)

上海圖書館(以下簡稱上圖)成立於1952年,1995年與上海科學技術情報所合併,成為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和產業情報中心,名列世界10大城市圖書館。創.新空間為上海圖書館2013 年 5 月新規劃出來的區域,隸屬讀者服務中心,是以文化創意為主題的圖書館新空間,通過其展示、交流、獲取情報等綜合性功能,為使用者提供閱讀以外的學習管道。

2017年,上圖打算從用戶需求的角度重新評估和改進原有的設計,並且為兩年後新館預做準備。李盛弘指出,目前上圖只有一個創.新空間,未來新館將規劃大面積的創新空間。「如果能在設計前抓出明確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後面會省下很多設計成本與找方向的時間。」由於李盛弘平日的教學、查詢資料常在上圖,自己就是重度使用者,因此他想不如從創意工作者、學校老師、圖書館使用者的角度,與上圖在設計上進行交流,雙方就此一拍即合。

打開耳朵,增加設計的包容度

這案子不同以往做工業設計、產品設計,重心在服務、體驗、空間與用戶的關係,以「人」為本出發並將周邊的服務和接觸點都納入設計考量。在形塑價值主張前,他想先找出背後的定義和故事,然而對館員們做了第一輪訪談後,發現似乎各自發散,特別是對目標族群與場地運用的連結不夠緊密,對使用者來說,受用程度較不明顯。
設計過程裡中的館員與使用者訪談(圖片來源:Sheng-Hung Lee

另一方面,李盛弘也觀察到,上圖的高學歷館員們還可以發揮更多的價值。如同負責人所說「想要改變的原因,不只是為了空間,更多是為了團隊裡的每個成員。」於是設計定調除了空間設計、家具設計之外,再新增了「角色設計」。

之前如果要在上圖要辦一個活動,主要是由主辦方策劃,館員僅做協助性工作,後續效益也不大。目前館方會將活動進一步開展為工作坊,運用館員們專長,參與活動設計。例如舉辦一場親子教育講座,有些館員負責聯絡該領域專家,有些負責前期宣傳,有些則做現場執行,營造共同經營知識分享的氛圍,進一步為使用者創造不同體驗

放大設計範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促進上圖具備將策展規模化的能力。原本上圖創.新空間的館員像房東,僅僅是把房間租給房客,由房客自行去規畫展覽與找尋使用者。僅有一個房間時還好,但未來如要放大到100多個房間,只做出租會無法管控品質、也無法提升創.新空間的價值;所以需要仔細一併思考如何提升館員服務的價值與空間定位。

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完成預想圖(圖片來源:Sheng-Hung Lee)


設計師關心的不只是設計本身,也包含了策展、培訓、教育、市場推廣等等。對此,李盛弘不但不會覺得辛苦,反而以此勉勵MIX 2018與會朋友:「要增加設計的包容度!」他提到有一回帶領業主的工作坊,燈光美、氣氛佳,每個環節都很棒。沒想在場一個負責行銷的同事卻問:「怎麼工作坊的空間中沒有香氣?」讓他更深刻體會到「不同人的觀點都有他的價值存在,要懂得怎麼聆聽、怎麼運用在對的地方。

採訪聊得愉快,轉眼到李盛弘預定要去健身房的時間。他表示平常喜歡舉重和跑步,我才要問都聽些什麼音樂,話還沒出口,他就說會開幾個YouTube知識型頻道,在跑步機上邊聽邊想事情。

原來李盛弘前面提到的鯊魚寓言故事不是只拿來舉例,也已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地避免自己成為那條被制約的鯊魚。

立刻報名

★ 立即報名參加:MIX 2018創新設計年會

秦振家 Fabius Chin

現任:「內容駭客」網站共同創辦人 經歷:在行銷公關領域,秦振家曾任:賽門鐵克(Symantec)資深公關專員、組合國際電腦(Computer Associates)公關經理、LiveABC行銷協理和汎宇電商行銷協理等。在媒體領域,曾任:PCWeek資訊新聞周刊新聞召集人、PC Computing電腦應用月刊主編,以及資策會《創新發現誌》議題總監等職務。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