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三個密碼和三套邏輯,讓你寫出能引人共鳴的文章


今天,我在《內容力:打造品牌的超能力》線上課程的頁面上,看到某位學員問了一個問題:

如何能「持續地」寫出能引人共鳴的文案

不愧是有志精進內容力的朋友,連發問的問題也都很有水準,並且直指核心。嗯,真的太棒了!

廢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議題吧!

雖然這位同學有特別把持續地這三個字用引號標註起來,猜想他可能希望我多分享一些可以長期寫出吸睛文案的妙方。但我打算先從基礎的部份開始介紹,也就是利用本文來跟大家談談——如何寫出能引人共鳴的文章?

想要每一篇文章都能創造高流量,無疑是很多創作者的心願;老實說,儘管文筆和策略很重要,但也的確需要一些運氣,才能不斷被人轉貼、分享,甚至引起話題討論,進而帶動商品、服務的銷售。

所以,先讓我們理解如何寫出一篇擲地有聲且能夠吸引讀者目光的文章吧!


打造高質量文章的三個密碼


我的朋友秋葉老師,他不但是一位大學教授,本身也是PPT簡報達人,近年來更做起「知識付費」的服務。即使這麼忙,他仍堅持寫作的習慣,真的令人佩服。

他在「如何長期保持高質量文章輸出?」一文中,便提到了自己長期保持高頻率的文章輸出習慣。秋葉老師對寫作充滿熱情,他出書和推課的產量相當驚人,但更值得學習的是他在這七、八年之間,每年還可固定寫出10到20篇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原創文章。

他認為,想要寫出高質量文章有三個密碼,分別是:確定寫作的質量標準、多看別人寫的文章以及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

第一個密碼就是「確定寫作的質量標準」,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因為很多人對寫作都有誤解。大家以為要想寫出好文章,就一定要多刻意練習寫作;嗯,這一點當然沒錯,但前提是——我們得先理解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為何?以及是否有合適的套路或框架可供遵循?

舉個例子,大家千萬不可以把新聞稿寫成了品牌故事,也別把商品文案寫成了生硬冷僻的功能、規格介紹唷!那樣不但沒有人會對你的商品、服務感興趣,甚至會造成反效果。

第二個密碼談到「多看別人寫的文章」,則呼應了我以前寫過的「輸入型思維 vs. 輸出型思維:你該選哪一型」。輸入和輸出都很重要,不能偏廢。雖然我常鼓勵大家要「多輸出」,但若沒有大量的輸入作為基礎,又怎能奢談輸出呢?

透過觀摩他人的文章,不但可以從比較超然的角度來解構文章架構,學習別人在寫作上的優點,也能夠藉此機會找到自己的盲點或不足之處。

至於,該怎麼「看」?其實方法很多,好比你可以看看別人的文章架構如何鋪陳?可以看看不同作者對同一個議題的切入點?可以看看大家如何收尾,以及設計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

第三個密碼就是「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換言之,彰顯思考的力量。秋葉老師告訴我們,現在大家比拼的是「內容」,而不只是寫作頻率。所以,更需要透過深度思考,從書本或文章中獲得啟發,進而轉化成自己獨特的觀點。

——更關鍵的是不只明確地指出問題,更要能夠提供解決方案。

這一點很重要,我曾看過太多人在寫作時都犯了這個毛病,雖然很努力地引經據典、堆砌數據,但卻僅僅描述事發的經過和原委,未能在字裡行間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更遑論提供解決方案了。

如果你想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秋葉老師分享的這三個密碼的確值得深思。能夠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固然很不錯;但距離「引人共鳴」的程度,可能還有一小段距離。

醞釀引人共鳴文章的三套邏輯


一如我在為《內容力:打造品牌的超能力》線上課程錄製募資影片時提過的,我曾寫過大量的文章、報導,也幫很多企業或學生修改過文案,這些年也累積了許多的實戰經驗。

——想要寫出感人肺腑甚至可以引發共鳴的文章,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只要能夠依循以下三套邏輯即可。

第一套邏輯是「換位思考」,也就是轉換撰文的視角。下筆之前,要能預知文章鎖定的目標閱聽眾是哪些人?再從這群讀者或潛在客戶的角度來檢視和思考,自然就可切中要點,而避免寫出「自嗨」型的文章了。

以往自己曾經採訪過很多的企業家,發現他們對自家的產品有相當的自信與堅持,這雖然不是壞事,但要和客戶溝通的時候,就不能一味地堅持己見,或是只寫自己喜歡或在意的重點了!

第二套邏輯,則是「符合人性的本質」。 根據維基百科的詮釋,所謂的人性包括同情心和同理心。人性既是進化的結果,也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看到美女會怦然心動,發現具有設計感的商品,也很自然會想要據為己有……嗯,這些都是人性使然。

吳念真說:「也許你不善言辭,但一定要打開觀察力、拿出同理心,必能產生共鳴。」

所以,想要寫出能夠引人共鳴的文章,我們必須「投其所好」。就像知名插畫家馬克說過的:「如果期待大眾認同,就必須站在大眾角度來檢驗自己的創作,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馬克提到很多年輕的創作者,只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創作,但他發現這樣無法獲得市場的支持。所以,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先讓大家喜歡,然後再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第三套邏輯,要能「說出讀者的心聲」。我們身處這個注意力被瓜分的碎片化時代,忙碌、焦慮成了每個人身上撕不掉的標籤——即便文章寫得再好,平均也只有零點幾秒的光景有機會被「看見」。

如果辛苦寫出的文章無法和讀者產生關連,帶來任何的利益,甚或難以勾起閱讀的興致,那麼很快就會被自動忽略或跳過了。

你有沒想過,為何常在Facebook上看到大家轉貼星座、男女情感或職場成功術等類型的文章?不是心靈雞湯特別好喝,而是因為這些文章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成功地勾起心中的想望——希望可以過小確幸的生活、想要追求異性,抑或是渴望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來到。

所以,想要讓人有所共鳴,請先讀懂對方的心。

撰寫文章和文學創作有所不同,如果想要寫出引人共鳴的文章,我會建議大家不只是當一個好的創作者,更要成為一個稱職的溝通者。只要掌握好這三個密碼和三套邏輯,加上持續練習和精進內容力,相信大家一定也能寫出擲地有聲且受人青睞的好文章!


★ Photo Credit:unsplash-logoJonas Vincent

Buy Me a Coffee

Vista Cheng

鄭緯筌,「AI好好用」與「我愛寫筆記」社團創辦人,同時也是「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曾任《風傳媒》產品總監和《數位時代》雜誌主編,現任企業顧問、講師與專欄作家,並在《經濟日報》與《科技島》撰寫專欄。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